青海师范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02|回复: 1

语言文字发展论---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7 2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人类语言第二阶段的形成和特点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提高,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发展,改造自然的成果不断增加,人类的劳动收获不断增多,食物来源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人类的食物来源靠自然提供的不可靠部分逐步减少。由此导致如下的循环:人越多,劳动的收获就越多;收获越多,养活的人也就越多。由此促进了各个群落人数极限的升高,以致扩大为部落,再扩大为民族和国家,这就使人们需要交流的信息量不断增多。但是,在一个群体中一旦形成了一种语言,其音素和音调的数量很难在短期内增加。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也就成为一个定数了,那么所能发出的单音样式(包括音型和音调)的数量也就固定下来了,成了一个有限数,而需要用语音来表达的事物,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内容不断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有限的单音样式是不能满足表示无限的事物的需要的。当所有的单音样式都用完了后,再增加新词时,如果仍然坚持“一音一意”的规则来表达新词,词音就重复了,就会出现“一音多意”现象,就会出现误解。这时,新词的无限扩展,与相对较少的单音型数量的矛盾就凸现出来了。在人们没有发现和自觉利用“语音多载”的规律之前,解决这一矛盾的最自然的做法,就是在原来单音样式的基础上,再添加上一个单音样式(即音节),建成双音节词。当双音样式的单词也不够用后,照此办法,再从双音节样式的词上添加一个音节,建成三音节词。以此类推,大量多音节词,就随新词的逐渐增加而出现了。由此形成了“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从而使人类的语言发展到第二阶段。人类语言的第二阶段,仍然是“语言单载的语言”。

人们在采用这种“新词增加à单词音节添加”的造词方式的时候,在初期,一般使用“关联法”添加音节。例如英语中“pin();在此基础上再加音节“ k”,成为“pink();“pinkie(便衣侦探);“pinnacle(小尖塔);“pinnatifid”(羽状半裂的) 。这样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记忆。所以,人们把“pin”叫做这些词的词根。但是,这样在词根上添加音节的做法,不是无限的。因为,人们一口气能说出几个音节,是有限的;人们在瞬间能记住和分辨的最多音节的词意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一般常用的词的音节数,都在18个之间。到达这一数量极限以后,就得另造词根了。所以,关联造词法是很有极限的。大量的单词之间都是无关联性的。所以,大多数的多音节词之间没有关联线索,没有规律可循,都得靠死记硬背。

多音节词同原来的单音节词一样,仍然是“语音单载”的,即“音、意同一”、“意异音异”、“一词一意”的。这样,可以不用参考对话时的现场环境,来判断语音的含意,直接实现“听音知意”。这是多音节语言,继承的第一阶段语言的一个优点。但是,这一优点,只是在多音节语言的的初期阶段存在着。

多音节词的语言的扩词方式,暂时解决了新词扩展同音型有限的矛盾。为新词的扩展,开拓了一定的空间。

往后,随着多音节词的增加,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单词的音节越多越难记忆;第二个问题是语言的表达速度随着单词音节的增加跟着变慢。当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快时,速度慢的缺点就越显得突出。第三,当着单词的音节增多到一定数量后,说话就显得憋气和拗口了,出现了单词音节的数量极限(例如英语,一般最长的单词音节也不能超过10)。因为各型语音使用率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单词的音节数不久就达到极限了。达到了极限以后,再有新事物出现后,怎么表达呢?

以上三个缺点,是多音节词的语言与生俱来的,只要不改变这种语言的基本的组织方式,这些缺点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即使在现有的基础上作些改进,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下。例如,采取增加新的音素的办法。增加音素,就要改革该语言族的全体人员的说话习惯,这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况且,随着新词的无限增加,原来的问题会重复出现。这反映了多音节词语言的固有的局限性。

处在多音节词语言阶段上的人们,对于表达速度慢的问题,一是在一个最常用的多音节单词上,采用掐中间留两头的办法来缩减音节;二是对由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常用固定联合词语上,采用只说每个单词的词头音的办法来缩减音节。缩减后的语音可能会与另一个单词同音,会出现“同音异意词”问题,容易出现误解。所以,缩减音节的办法,是不能普遍使用的,只可在特定条件下暂时使用一下。

对于音节极限的问题,一般采用组合词的办法解决,实在没有办法时,就用一个旧词来代用,于是出现了“一词多意(不算延意。例如英语,pit表示‘坑’。延意: 地窖; 深渊; 陷阱; 矿井; 楼下正厅;兽栏; 等等)”的单词,同样也导致出现“异意同音(不算延意)词”的问题。

为了分辨“异意同音词”,人们一般采用变通叙述的办法来避开,在无法避开的时候,就采取在词头或词尾增加音节或变读的办法,由此出现了单词“变格”、“变性”等现象。由此使原来的所谓的“孤立语”变成了所谓的“粘着语”或“曲折语”。也使单词的结构复杂化,出现了“词根”、“词缀”、“词尾”等成分。但是,语言总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现有的词汇总是不能涵盖不断出现的新事物的,总得不断地创造新词来表示新事物的。所以这种方法还是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异意同音词”问题的。后来人们又通过参照对话现场的实物、语言上下句的关联、手势、语气、表情、共同的经历背景等等,来区别“异意同音词”。这无意中利用了“语音多载规律”(我们把同一个语音,因对话环境不同,其语意不同的情况,称为语音多载规律)。“语音多载规律”的运用,就能允许“同音异意词”的存在。但是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单词出现了歧义,又一方面打破原来“意、音同一”的组词规则,失去了统一性。把原来“不用参考对话现场,直接实现‘听音知意’”的词语,变成“必须参考对话现场,才能实现‘听音知意’”的词语了。使最初所具有的优点被削弱了,使语言变得难学了。然而,这是多音节词语言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向。

多音节词的扩词局限性,导致单词相对贫乏;语音多载规律的使用,又导致一词多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使多音节语言表达不准确和容易出现误解。为了解决不准确和误解的问题,多音节语言没有采取向着“扩展音素”和充分使用“语音多载规律”的方向发展,以求彻底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了简单的修补办法,在语法上打主意:规定了很多关于遣词造句的规则和词与词结合的方式。让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句中出现不同的词性、词义。这些外加在自然语言上的繁多的语法规则,加大了多音节语言的难学程度。

第二阶段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结如下:

1、语言扩词的思路是“单词增加----音节增加”,为新词的增加,开辟了一定的空间。这是原始语言发展成多音节语言的主要原因。

2、外加了繁多复杂的语法。多音节语言有繁多死板的语法规则,必须遵循死板的教条谴词造句。不经过专门的语法训练,难于学会应用。

3、比初级阶段的语言难学。因为比初级阶段的单词增加了音节和繁多的语法。

4、音型比原始语言增加不多,相对贫乏。因为在新事物出现后,用来表示这一事物的新词,只考虑在某个词根上增加音节来表示之,不考虑如何增加音型来表示之,所以,其音型得不到及时扩展,长期停留在第一阶段的数量上不变。所以,其辅音、元音、声调都较少。

5、“多音节词语言”仍然按原始语言的“音、意对应”的扩词规则扩词的。只是将原来的单音节表示法,改为用不同的语音样式(音型、音调)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不同的词义的多音节表示法。所以,语音同语意的关系,仍然如原始语言一样,为“语音单载”的关系。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用对对话环境的参考物,直接通过音节的不同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就能区别单词的不同含义了。

6、单词的音节数量是有极限的。这种局限性,加上音型的相对贫乏,就导致了多音节语言单词的相对贫乏。


7
、多音节语言的每一个单词,都必须是社会的人们预先约定好的,否则就不能被他人理解。所以,任一时间的多音节单词是一个可以统计的有限数。人们在使用单词时,只能局限于从现有《字典》内选择。只能用现有单词,组建语句,不能构建“二级新词”。

8、
随着单词的增多,“一词多意(不算延意)”的现象不可避免,“同音异意(不算延意)词”增多,导致原先的“意、音对应”的组词规则的破坏。使整个语言系统失去系统性和规律性。单词增加越多,破坏程度越大。所以,单词增加越多,难学程度也就越大。

我们将语音单载的、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跟语音单载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原始语言对比来看,就可以发现,人们为什么要把单音节词语言转变为多音词语言呢?根本原因是为了克服原始单音节词语言的局限性,开拓扩词空间。同时,为了开拓扩词空间,语法也增多了。由此出现了质的飞跃。所以说,多音节词的语言是从原始的单音节词的语言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人类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这第二阶段,虽然比第一阶段先进了一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增加,新单词就必须不断增加,原来隐藏的扩词局限性和语法的局限性的缺点就凸现出来了。这些缺点,是第二阶段的语言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是由第二阶段的语言的性质及要素产生出来的,是固有的,所以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是无法解决的。只有继续发展,上升到第三阶段(即高级阶段),才能得到解决。这个阶段的后期出现了“缩减音节”、“一词多意”和自觉运用“语音多载规律”来区分“同音异义词”的现象,呈现了它向第三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至此,可以把第二阶段的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综述如下:

单音节--à多音节--à压缩音节

语音单载--à语音多载;

语法简单--à语法复杂;

音素、声调基本无增。

第四章
人类语言第三阶段的形成和特点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青海师范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3-28 19:07 , Processed in 0.1347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